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主(協)辦機關 文化部

古物新知臺博館自然史藏品科技檢測研究計畫(107年度辦理情形)

開始於106年01月01日結束於109年12月31日

目前進度

啟動囉
106/01/01
  (第3年 / 4年)
   
   
   
完成了
109/12/31
計畫類別
科技發展
管制級別
部會管制
管考週期
季報

計畫摘要

1060463:檢測技術發展
完成500筆館內藏品分析。
完成50筆館外藏品分析。

1060463:檢測技術推廣
辦理檢測研討會1場。

年度目標

1. 完成2000筆館藏品檢測與50筆館外機關藏品檢測,建立一致性的自然類典藏品科學檢測規範。
2. 完成藏品標準檢測研究報告3篇或專書1本,提供各博物館館藏品檢測作業參考。
3. 辦理國內檢測技術研討會、學術會議共2次,以促進國內文物保存科學跨領域之交流,提昇研究水準。
4. 培訓國內大專院校建教合作之學生人數至少10人,培養訓練國內文物保存科學專業人才。

重要執行成果

一、執行成效
(一) 計畫效益
1. 完成本館藏品檢測資料2,400件。
2. 協助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藏品檢測資料70筆,同時提供學術單位藏品之訊息。
3. 出版「微美幻境」專書1本。
4. 發表學術期刊文章9篇。
5. 辦理「2018年臺灣寶玉石礦物學研討會」1場,以及「2018博物館藏品科學檢測工作坊」1場,共2場。
6. 培訓大專院校學生共13名。
(二) 研究成果之學術或應用價值
****
本研究案是由新穎檢測技術配合精密儀器,包括利用非破壞性檢測技術、超微結構檢測以及基因檢測技術方式,以非破壞性或微量取樣的方式,分析館內藏品現況與可能困境。本館藏品大多數具有悠久之歷史文物或動植物物類標本,其來源多樣且難以重複取得,例如日治時期所取得的藏品。因此,透過發展及利用精密檢測技術,得以更全面地了解稀少的自然史樣本,進行更深入的質量化研究。
本研究所產出之成果具有多面的跨領域發展性,在展場展出上,除去年度(106)本館於開展之種子美術館特展,利用掃描式電子顯微鏡所拍攝的種子微觀照片,結合美術設計及AR技術,以富有想像力的方式呈現熟悉卻陌生的蔬果種子。此外,今年度(107)更是與臺北市立大學藉由合作方式,由「掃描式電子顯微鏡」在微化石上拍攝讓民眾得以辨識用肉眼無法觀察到微小生物,響應微小核心理念。
(三)媒體周邊效益
本研究案所展出成果在學術發展及教育推廣上都具有優良成果,在科研外還有媒體主動與本館合作拍攝自然科學紀實節目,在本次「金鐘53」由臺灣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與館方協力拍攝節目「台灣雲豹尋蹤」、「美人魚傳說-儒艮」兩部,榮獲今年度「自然科學紀實節目」大獎。另在2018台中花博友達微美館,今年度本館與友達光電(2409)合作進行展覽規劃,藉由「電子顯微鏡微觀觀察技術」做種子標本素材創作,於友達花博微美館展出全臺灣最大電視牆,微美館以「微觀新視界・舞動生命之美」為主題,共規劃「生命之門」、「微觀視界」、「種子光廊」、「奇幻庭園」4大展區,邀請民眾一窺植物的生命旅程。

古物新知臺博館自然史藏品科技檢測研究計畫
107年實際執行趨勢圖
 年累計執行進度(%)  年計畫經費達成率(%)
計畫進度

年累計預定進度(a)(%)

年累計實際進度(b)(%)

進度比較(b-a)(百分點)

 

計畫進度

計畫進度

總累計預定進度(A)(%)

總累計實際進度(B)(%)

總累計進度比較(B-A)百分點

計畫進度

經費使用

年計畫經費(c)(千元)

年累計執行數(d)(千元)

年計畫經費達成率(d/c*100%)(%)

經費使用

經費使用

總計畫經費(C)(千元)

總累積執行數(D)(千元)

總計畫經費達成率(D/C*100%)(%)

經費使用

註1、年計畫經費達成率=截至目前之年累計執行數/本年度年計畫經費*100%
註2、本頁面圖表配合計畫管制週期進行更新調整,若管制週期為季報或半年報,可能出現部分月份為空白之情形。
註3、部分計畫之推動未編列年計畫經費,可能造成年計畫經費達成率為0的情形。

留言總數 0留言 0 關注


展開
另開新視窗前往全民來join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