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議者 匯入人員
已附議6 (時間已截止)
尚須244個附議
食安風波不斷,因此政府要求廠商要把內容物及成分寫得清清楚楚,也顯露了台灣食品的化工本質。
但是,列了這麼多成分民眾根本也看不懂,反而讓廠商苦惱要如何把成分塞進包裝背面。
因上述狀況,我想在這邊提議,希望政府建立一個商品平台,方便民眾知道他們真正想要知道的事。
以下是我簡單構想的平台檢索流程:
一個台灣人,走進商店拿起一個產品說:[矮額,新商品欸,不知道是用什麼做的,趕快來查一下。]
於是她可以用去掃描QRCODE 立即找到產品的完整訊息,
他可以看到廠商、產地、等等。。基本的資料(出事知道要找誰)
也可以看到產品的成分,但是,他還是看不懂那些成分是什麼,
所以他可以點擊進入這些成分(例如:水),看看這些成分對她的身體會有什麼影響。
或者他可以相信商品頁面上所列的檢驗機構核可的資訊、檢驗報告。
最後,他可以安心地購買商品。
或者覺得這些資訊怪怪的喔??,把產品網頁貼給網友求證一下。
消費者:不用再辛苦估狗那些成分,可以直接知道這些成分對身體會造成什麼影響。
廠商:可以不用硬把所有資訊都塞在包裝紙上,尤其是那些看不懂的成分,而改寫一些重要的資訊,而且可以寫大一點。例如食物過敏原(雞蛋:含有蛋成分)。或者 對身體的影響(咖啡:喝了會睡不著)。
政府:把檢驗結果檢驗日期都檢附在商品頁面上,讓民眾知道政府有在做事,隔多久做一次。
權責機關
縣市:
區域:
附議數:
查無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