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議者 匯入人員
已附議17 (時間已截止)
尚須4983個附議
在一次偶然的網路瀏覽的過程中,不經意的在教育部網頁中看到一篇關於國教署推動孝道教育公告訊息,心想若能順利推廣執行的話,這將是翻轉臺灣教育體系的新契機,但在仔細查詢相關孝道教育資訊時,卻發現此政策尚屬於起步階段,雖有完善的教育計劃與相關師資培訓及施教方案,也構建好孝道教育資源中心及網站,但為避免淪為試辦教育最後無疾而終,仍需各方人士的支持與宣揚,方可使孝道教育更加落實且久遠。
孝道教育中的「孝道」兩字現行的社會中似乎較為刻板,所以在此建議可否將「孝道教育」更名為「孝情教育」,而「孝情」兩字意涵除了孝道、孝行、孝心的本意外,亦包含心情體恤與情感交流之意,是「孝道教育」和「情感教育」的統合,所以使用此名稱可能會比較貼切。以目前孝道教育施教範圍以高中以下之學生為主,在此認為應從幼兒起施行增加授課時數擴大施教範圍至高中及大學,以期從幼兒的啟蒙、中小學的認知和體驗到高中以上侍奉服務,以期孝道教育能向下紮根向上延伸發展。
在孝道教育的執行的實務上在此將有以下幾點建議:
一、以中國古代經典作為孝道思想主體教材
孝道思想傳承於古代典籍當中,所以本人在過去曾建議將中國古代經典納入中小學課綱以強化學生品德教育之議題,是否可重新研議其施行必要性,(議題連結: https://join.gov.tw/idea/detail/f668c3c0-c69a-4436-a3f9-fdabbc5ce74e ) 讓學生們可以從古代的四書五經的典籍中,學習到何謂三綱五常倫理規範及侍奉親長的孝悌之道,建立孝行觀念及思想。
二、多元化的教學及體驗讓孝道教育生活化
孝道教育非填鴨式的教育不能以考試來驗收成果,它是一種心情體恤的情感教育,孝道的教學方式可以用學術講演、團體分享、戲劇、藝術、音樂、親子互動或是社會服務方式來傳遞理念,亦可在學生聯絡簿上增加感恩日記或孝情週記欄位,讓學生們抒發當日(週)所經歷的人事物心情體會及感受。
三、通過社會服務讓學生們體驗施比受有福之心境
學術上的教育僅止於理念上的傳遞,但最重要的是要知行合一,也就是實務操作所以希望學生們在家能侍奉父母外,對於其他長輩也能給予關懷及照顧。所以建議學校可與學區內社福機構或村里長連結,去認養當地的養老(育幼)院或村里清寒人士。以著居家清潔和關懷照顧的方式,每月安排一次校外服務活動,讓學生們通過實際的參與趣體驗孝情之道。
四、成立孝道教育委員會整合相關教育資源
孝道教育委員會成員除學校的師長外亦因包含公益人士或機關首長(幹事)及家長代表所組成,孝道教育委員會職責在於教學方案的評估及審核,相關活動設計規畫及行程安排,以及教育成果紀錄和檢討。
以上幾點建議提供參考,相關的建議事項或許在國內部分學校中已開始施行,且成效良好,所以孝道教育的全面推廣是刻不容緩的事,也期望藉由弘揚東方文化中「孝」的精神,打造一個屬善的教育環境。
一、透過孝道教育讓學生知道家庭的重要及親情的可貴。
二、啟發學生的心靈提升品德素養,建立正確的倫理道德觀念。
三、傳承中國固有的孝道精神,建立美善的孝情文化。
縣市:
區域:
附議數:
查無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