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房價改實坪制計價,公設坪數可登記但不計價

提議者 匯入人員

已附議5523 (時間已截止)

尚須0個附議

目前進度

點擊顯示前一個提議進度 點擊顯示後一個提議進度
提案
2017-07-01
檢核
2017-07-03
檢核通過,自次日進入附議階段
通過
2017-07-29
等候機關回應
2017-09-29

提議內容或建議事項

 

以目前台灣房地產而言,出現跟世界不同步的地方,那就是公設坪數列入計價坪數的部分

先申明

這裡討論的實坪制->權狀一樣要列出公設坪數->因為公設坪數影響到後續管理費繳交的問題

 

實坪制(公設不計價)不等於未來建案都無公設(沒電梯),請有這種想法的人自己多爬文,而且前言已經提了世界各國多採此制度,但世界各國的新建案一樣有電梯,請你放心

 

 

範例

以現行規定來看,買賣房子時,假如遇到一個公設比約33.33%的建案

權狀坪數15坪 主建物(實際室內面積)10坪 公設5坪 賣1500萬

虛坪制(現行制度):

公設算進去,那就是1500萬 / 15坪(主建物10坪+公設5坪) = 100萬/坪
實坪制(希望改進):

就只算實坪,那就是1500萬 / 10坪(主建物10坪) = 150萬/坪

兩種計價基礎 帳面每坪就差了50萬

----------------------------------------------------------------------

用一個生活上的例子舉例,你去超商買果汁

以前沒規範

不管是濃縮還原果汁、現打果汁、或無果汁含量飲品

都稱為"果汁"

現在買果汁須明確標示 無果汁、添加果蔬汁含量百分之?%以上

因為政府有監督責任讓你知道你自己到底喝了甚麼?

是真的果汁?還是還原果汁?又或是色素糖水根本不能稱果汁?

 

所以請政府強制規範讓我們知道實際真正一坪的房價讓資訊公開透明也沒有錯吧?!

而且雨遮都已經確定修法不計價了公設比灌水問題是不是也該順便改革?

政府可趁雨遮登記改革時順勢推動公設比不列入銷售坪的實坪制計價辦法

---------------------------------------------------------------------

有的人看不懂上面的例子,再舉一個實務上的例子

同時買一 個40坪,每坪50萬,公設比30%與40%的案子,實際房價能差多少?

 

買一個權狀40坪的建案 公設比30%

主建物28坪 公設12坪 ,每坪房價50萬,總價2000萬

虛坪制:總價/目前權狀面積(主建物+公設)

=2000/40=每坪單價50萬---被稀釋的單價

實坪制:總價/主建物(未來目標跟雨遮一樣登記但不計價)

=2000/28=71.428萬

 

這時候換一個公設比40%的案子

一樣權狀40坪,但主建物剩24坪,公設16坪,總價一樣2000萬

虛坪制:總價/目前權狀面積(主建物+公設)

=2000/40=每坪單價50萬---被稀釋的單價

實坪制:總價/主建物(未來目標跟雨遮一樣登記但不計價)

=2000/24=83.333萬

 

上面這個例子要說如果公設比列入計價坪數,實務上

  •  建商只會說房價一樣都是每坪50萬

實際房價其實是 71.428萬/坪  跟  83.333萬/坪

  • 公設30% 你每坪付了71.428萬
  • (或是你用現在虛坪制當作你花了600萬買公設?!)
  • 公設40% 你每坪付了83.333萬
  • (或是你用現在虛坪制當作你花了800萬買公設?!)

消費者常常被誤導,高估自己的還款能力,付昂貴房價買到比心中期望還要小的房子

--------------------------------------------------------------------------------

最後還原成實坪制計價後

可以立即反應飆漲的房價,相對的也能立即修正房價,加速房價調整時間

舉例來說

現行制度[虛坪制]公設30%一坪50萬的房子漲10%=>房價變55萬

漲價幅度5萬

未來[實坪制]公設30%一坪50萬的房子漲10%到55萬

原本實際房價50萬/0.7=71.42萬

上漲後的房價55萬/0.7=78.57萬

真正的漲價幅度7.15萬(真實數字比目前大家所知的還要大)

 

 

 

 

 




利益與影響

 

變更為實坪制後,可以避免建商以拉高公設比的方式進行房價稀釋(房價灌水)誤導民眾真實房價因為多數民眾不知道自己真購屋的單坪房價

你實際買的一坪是150萬,但建商跟代銷或房仲都說是100萬,存在認知落差

看新聞在比較各國房價時可以更準確比較,因為台灣的房價是虛坪制,國外大部分都是實坪制

計價單位(滷蛋比雞腿)不一樣,有比較的盲點

 

例如常可以看到某些建商發言台灣的房價跟日本東京比算便宜了?!

但是日本東京是實坪制計價

而台灣依舊是虛坪制計價,所以台灣真實的房價未必比日本東京便宜

 

 

變更計價方式,不是刻意打房的手段,而是讓買賣更透明,減少建案被建商灌水的機會,試想你真的需要住在公設比35%以上的社區嗎??

 

有多少公設其實你根本不需要但是建商硬加給你,因為多蓋多賺?!

有人可能認為只要壓計算機就能算出來了,但台灣這種特殊的計價基礎,已經造成各大建商開始規畫出一些公設比爆高的建案

 

擔心房價暴跌的人也不必擔心,因為現在還是總價市場,如果你當初總價買2000萬

/40坪,公設比30%,原本單價50萬/坪,你不賠錢賣,那就是漲到71.428萬,沒人叫你買2000萬,賣2000萬以下吧?

就算市場因為行情影響崩跌,套一句老話,不賣最大,自住無敵,不是嗎?

公設的多寡回規產品價值也就是實坪制價值,讓房價邁向正常的軌道,希望大家認同覆議

 

權責機關

361 已關注 關注

附議名單

基隆市 新北市 臺北市 桃園市 新竹縣 新竹市 苗栗縣 臺中市 南投縣 彰化縣 雲林縣 嘉義縣 嘉義市 臺南市 高雄市 屏東縣 臺東縣 花蓮縣 宜蘭縣 澎湖縣 金門縣 連江縣
北投區 士林區 大同區 中山區 松山區 內湖區 萬華區 中正區 大安區 信義區 南港區 文山區
淡水區 三芝區 石門區 金山區 萬里區 林口區 八里區 五股區 蘆洲區 泰山區 新莊區 三重區 鶯歌區 樹林區 板橋區 土城區 中和區 永和區 深坑區 汐止區 三峽區 新店區 石碇區 平溪區 瑞芳區 烏來區 坪林區 雙溪區 貢寮區
頭城鎮 礁溪鄉 員山鄉 宜蘭市 壯圍鄉 大同鄉 三星鄉 冬山鄉 羅東鎮 五結鄉 南澳鄉 蘇澳鎮
秀林鄉 新城鄉 花蓮市 吉安鄉 壽豐鄉 萬榮鄉 鳳林鎮 光復鄉 豐濱鄉 卓溪鄉 瑞穗鄉 玉里鎮 富里鄉
觀音區 大園區 蘆竹區 龜山區 新屋區 中壢區 桃園區 八德區 楊梅區 平鎮區 龍潭區 大溪區 復興區
草屯鎮 國姓鄉 埔里鎮 仁愛鄉 南投市 中寮鄉 名間鄉 集集鎮 水里鄉 魚池鄉 竹山鎮 鹿谷鄉 信義鄉
金沙鎮 烏坵鄉 烏坵鄉 烈嶼鄉 金城鎮 金寧鄉 金湖鎮
香山區 北區 東區
新豐鄉 湖口鄉 竹北市 新埔鎮 寶山鄉 竹東鎮 芎林鄉 關西鎮 峨眉鄉 北埔鄉 橫山鄉 五峰鄉 尖石鄉
大安區 大甲區 外埔區 后里區 清水區 神岡區 豐原區 石岡區 東勢區 和平區 梧棲區 沙鹿區 大雅區 潭子區 龍井區 西屯區 北屯區 新社區 大肚區 南屯區 西區 北區 中區 東區 太平區 烏日區 南區 大里區 霧峰區
長濱鄉 海端鄉 關山鎮 池上鄉 東河鄉 成功鎮 延平鄉 鹿野鄉 卑南鄉 臺東市 綠島鄉 金峰鄉 太麻里鄉 達仁鄉 大武鄉 蘭嶼鄉
竹南鎮 頭份市 後龍鎮 造橋鄉 三灣鄉 西湖鄉 苗栗市 頭屋鄉 通霄鎮 銅鑼鄉 公館鄉 獅潭鄉 南庄鄉 苑裡鎮 三義鄉 大湖鄉 泰安鄉 卓蘭鎮
里港鄉 高樹鄉 三地門鄉 霧臺鄉 九如鄉 鹽埔鄉 屏東市 麟洛鄉 長治鄉 內埔鄉 瑪家鄉 萬丹鄉 竹田鄉 萬巒鄉 泰武鄉 琉球鄉 新園鄉 崁頂鄉 潮州鎮 東港鎮 南州鄉 新埤鄉 來義鄉 林邊鄉 佳冬鄉 枋寮鄉 春日鄉 枋山鄉 獅子鄉 牡丹鄉 車城鄉 滿州鄉 恆春鎮
溪口鄉 大林鎮 梅山鄉 六腳鄉 新港鄉 民雄鄉 竹崎鄉 東石鄉 朴子市 太保市 布袋鎮 義竹鄉 鹿草鄉 水上鄉 中埔鄉 番路鄉 阿里山鄉 大埔鄉
西區 東區
後壁區 白河區 鹽水區 新營區 柳營區 東山區 北門區 學甲區 下營區 六甲區 將軍區 佳里區 麻豆區 官田區 七股區 西港區 安定區 善化區 大內區 玉井區 楠西區 南化區 安南區 新市區 山上區 安平區 中西區 北區 永康區 新化區 左鎮區 南區 東區 仁德區 歸仁區 關廟區 龍崎區
中山區 中正區 中正區 七堵區 安樂區 仁愛區 信義區 暖暖區
那瑪夏區 桃源區 甲仙區 內門區 杉林區 六龜區 茂林區 茄萣區 湖內區 路竹區 阿蓮區 田寮區 旗山區 美濃區 永安區 岡山區 燕巢區 彌陀區 梓官區 橋頭區 楠梓區 大社區 左營區 仁武區 大樹區 鼓山區 三民區 鳥松區 鹽埕區 前金區 新興區 苓雅區 旗津區 前鎮區 鳳山區 大寮區 小港區 林園區
莒光鄉 莒光鄉 南竿鄉 北竿鄉 東引鄉
白沙鄉 西嶼鄉 湖西鄉 馬公市 望安鄉 七美鄉
麥寮鄉 崙背鄉 二崙鄉 西螺鎮 莿桐鄉 林內鄉 臺西鄉 東勢鄉 褒忠鄉 土庫鎮 虎尾鎮 斗六市 四湖鄉 元長鄉 大埤鄉 斗南鎮 古坑鄉 口湖鄉 水林鄉 北港鎮
伸港鄉 線西鄉 鹿港鎮 福興鄉 芳苑鄉 大城鄉 竹塘鄉 二林鎮 埔鹽鄉 秀水鄉 和美鎮 彰化市 花壇鄉 大村鄉 溪湖鎮 埔心鄉 永靖鄉 田尾鄉 埤頭鄉 北斗鎮 溪州鄉 二水鄉 田中鎮 社頭鄉 員林市 芬園鄉
 500以下
 501-999
 1000-1999
 2000-4999
 5000以上

2020-11-12
 
資料共筆,

您也許感興趣的點子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眾開講政策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審計議題還有...

展開
另開新視窗前往全民來join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