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議者 匯入人員
已附議19 (時間已截止)
尚須4981個附議
建議事項如下:
1.父母親應接受育兒心理學、親子互動與溝通、親子共同學習成長等課程,規劃於產檢階段,便可鼓勵參與相關訓練,同時應定期予以複訓及提供各階段家庭教育課程之規劃,同時鼓勵父母讓小朋友去上一些課程,如:親子成長班、讀經班或其它可促進親子互動及樹立小朋友良好品德教育等課程,以抵免國家所舉辦的家庭教育課程時數,讓父母願意多花一些時間去陪伴小朋友成長。
2.建議針對雙薪家庭的其它一方(父親或母親)能夠給予適當的休假且雇主不得阻礙其休假申請,讓其有空能陪同小朋友去接受相關的課程,增進親子間的互動。
3.建議從幼兒園開始至國小畢業為止,學校能提供親子互動記事本,讓父母也能學習觀察並且紀錄小朋友的生長情形與家人間的互動,同時校方可不定期辦理家長親子互動研習課程或針對個案主動予以關懷,讓學校的老師能夠更加的了解小朋友在家的學習與家人的互動情形,即時介入關懷與輔導矯正其行為偏差,讓家長與學校老師共同學習成長,建立小朋友正確的價值觀及良好的品德,並且學會愛與包容,有一個感恩的心。
有鑑於近期發生許多重大事件,例如:鄭捷隨機殺人、16歲哥哥殺死14歲妹妹等事情,已突顯出我國正極需加強家庭教育的主角,父母親要如何將愛傳達並讓小孩感受的到,一個內心充滿愛的小孩,連小動物都捨不得殺,更別說會殺死自己的親妹妹,而這些事情不斷的發生,發生事情的父母受害者無情的咒罵,下跪道歉,無助於化解社會的對立與分歧,同時也會讓人更加的怕生小孩,造成少子化更加嚴重,已經低薪快養不起,好不容易生了2個,結果兄殺妹,對父母而言是一輩的痛,對其它人而言也會造成內心的陰影,生出一個孽子,不如不要生,反而生活比較自在,且一個家庭教育的失敗會造成許多無形社會成本的支出,同時造成一群反社會人格的人,就算最終以終身監禁或死刑也無法避免這種事情再度發生,只有落實家庭教育,讓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及社會教育能夠用愛串聯,這個社會的冷陌、暴力及負面反動情緒才能夠減少,讓國人可以安心的拼經濟、顧家庭,讓社會的不安因素減少,讓小朋友從小就活動在愛與關懷中,而非只是表面的乖乖牌,但是內心極度壓抑,如同一個快爆炸的壓力鍋,對人冷陌、不擅於溝通及表達,親子之間缺乏互動,對家人辛苦的拉拔長大,衣食無缺,並無感恩的心,只換來怨恨與忿忿不平,而現在的體制下,沒有人教父母親要如何扮演好親子互動的角色,有時迫於生活壓力,父母都要工作賺錢,小朋友交給親友照顧,家人之間缺乏愛的連結,從小到大沒人教我們如何教小孩,但是發生事情,父母親要忍著悲痛,去收拾善後,去面對外面的批評與異樣的眼光,但是沒人看到他們如何辛苦的想扮演好父母親的角色,用盡一身的力量,卻只能換得一家溫飽,卻無法教導小孩走向正確的道路,勇於面對挫折及溝通分享,活在愛的世界中,並且用這份感恩、關懷及愛心去對待週遭的人,只因為從小到大沒人教過我們如何教小孩,所以我們只能傳承老一輩的作法或是用自己的想法去教小孩而無法化解親子間的巨大鴻溝,造成這種悲劇不斷上演,社會更加的動盪不安,台灣少子化的現象只怕會更加嚴重。
縣市:
區域:
附議數:
查無資料